實驗室作為國家發改委NGS平臺建設項目和肺癌分子診療吉林省重點實驗室,成立于2005年,2007年獲批吉林省衛生廳重點實驗室,2010至2019年連續四次獲批為吉林省衛生廳優秀重點實驗室,2014年和2017年連續兩次獲批為吉林省中醫藥局二級實驗室,2016年成為肺癌分子診療吉林省重點實驗室,開始參與多中心前瞻性伴隨診斷的臨床試驗,2017年被授予勞模實驗室稱號,學科帶頭人程穎教授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同年獲批吉林省發改委下一代基因檢測技術(NGS)在惡性肺癌預防和精準治療上的應用平臺,該平臺2018年被國家發改委和衛生計生委共同列入吉林省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儲備庫。2019年成為惡性腫瘤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設項目、惡性腫瘤新藥評價技術平臺建設及博士后流動站的重要建設參與科室。
2020年高新院區腫瘤轉化醫學實驗室投入使用,目前實驗室分別位于湖光院區和高新院區,總面積為320和1652平方米。擁有全自動核酸提取、下一代基因測序、數字PCR、熒光定量PCR及梯度PCR等全方位基因平臺;循環腫瘤細胞自動檢測、流式細胞全自動前處理、10色流式檢測及單細胞自動分選等多維度高通量自動化細胞分析平臺;免疫熒光、全自動生化儀及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離子阱質譜聯用儀等全波長高精度蛋白分析平臺,其中新高新院區NGS功能區按照國際病理和臨床實驗室標準進行建設,分為單基因,多基因,血液和組織等14個區域,實現了DNA、RNA及表觀遺傳學等不同維度的高通量檢測及科研的開展。儀器設備總量為200余臺(套),總投資3600萬元。
實驗室承擔靶向藥物分子病理檢測、免疫功能評估和腫瘤微環境分析等臨床服務工作和腫瘤轉化科研。臨床檢測能力與國際前沿接軌,科學、規范,均為高科技含量的精準創新檢測,最早在吉林省內開展腫瘤靶向藥物EGFR等基因檢測,檢測數量最多,目前已經檢測約5000余例。自2014年開始參加國際EMQN(歐洲分子遺傳實驗質控網)、中國PQCC(中國病理協會病理質控評價中心)及NCCL(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的室間質評,均以滿分成績通過;轉化科研以臨床實踐問題為導向,以提升精準醫學診療能力為目標,從組織-細胞-蛋白-基因等全角度進行科學研究,涵蓋科研技術體系的優化、新型生物標志物的建立、腫瘤生物學新機制的探索等。
實驗室主任和學科帶頭人程穎教授為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其它人員包括博士后1人、博士4人、碩士2人、本科2人,檢驗師4人,檢驗醫師1人;共承擔國家十一五、十二五、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市級科研課題67項,縱向課題經費800余萬元,合同協議經費累計4000余萬元。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吉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4項,吉林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一等獎2項。發表論文210余篇,其中SCI收錄80余篇,包括《新英格蘭醫學雜志》《柳葉刀》《JCO》等國際高水平期刊,參編著作32部,主編7部,其中《小細胞肺癌》是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國內外唯一一部小細胞肺癌專著,填補了國際空白。多項研究結果在美國臨床腫瘤學年會、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和世界肺癌大會等國際會議口頭報告或壁報交流。
今后腫瘤轉化醫學實驗室繼續奉行“創新、求實、向上、奉獻”的精神,以科技的理念和水準服務患者,服務臨床,為現代化、智慧型和研究型醫院貢獻力量。
圖1.高新院區腫瘤轉化醫學實驗室合影
圖2. 第二十一屆希望馬拉松長春行-腫瘤轉化醫學實驗室合影
科室電話:0431-8587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