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新技術篇|吉林省腫瘤醫院放療四科成功開展首例自主3D打印模版引導下的宮頸癌后裝近距離插植放療
來源:吉林省腫瘤醫院 時間:2024-04-01 瀏覽: 次
日前,吉林省腫瘤醫院放療四科與物理師團隊利用我院自主研發設計的3D打印模版成功地為一例難治性宮頸癌患者實施3D打印模版引導下的宮頸癌后裝近距離插植放療。該技術的開展使婦科惡性腫瘤近距離后裝放療更加“個體化”和“精確化”,標志著我院自主開發的3D打印技術走向成熟及婦科后裝近距離放療技術的新突破。填補了吉林省婦科惡性腫瘤無痛近距離放療的空白。
2020年全球癌癥統計報告顯示,宮頸癌是女性生殖系統中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的惡性腫瘤,嚴重威脅女性的生命健康。據吉林省腫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長、吉林省腫瘤醫院放療四科主任孫寶勝介紹,根治性放化療聯合后裝近距離放射治療是局部晚期宮頸癌治療的主要手段,該放療方式以其輻射能量與距離成反比的衰減方式呈現出天然的精準放療優勢,是宮頸癌精確放療的最佳推量利器。當外照射治療時,射線要穿過人體,正常組織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低劑量的照射。近距離照射是將施源器布置在腫瘤組織間質或者腫瘤邊緣,將計算機控制的放射源輸送到施源器內,布置在治療前設計好的相應位置,直接對腫瘤進行高劑量的照射,起到直接殺傷作用和對周圍正常器官的保護作用。孫寶勝表示,目前國內外后裝近距離治療已經進入三維標準化治療時代,因其獨特的劑量學特點,后裝放療還適用于陰道癌、子宮內膜癌、外陰癌、直腸癌、肛管癌、前列腺癌、軟組織肉瘤、淺表腫瘤和皮膚癌等惡性腫瘤,能在提高腫瘤照射劑量的同時降低危及器官的受照劑量,極大提高腫瘤局控率,降低放療副反應的發生率。
![]() |
放療四科副主任孟凡旭介紹,這是首次在院內開展3D打印模板引導婦科惡性腫瘤插植后裝治療。該技術根據患者三維重建結構,自行設計最佳進針路徑和3D打印模板設計,進一步降低操作難度和風險,有效提高治療精準度,并建立了一套相對完善的治療操作流程。該技術為盆腔腫瘤患者后裝治療實現個體化設計,尤其是巨、偏、侵等特點復雜病例患者,能減少設計針道、減少針道位移偏差,避免非特異性混雜動度,降低出血風險,減輕患者痛苦,尤其是減少危及器官的劑量限制,有望進一步提高療效,降低患者遠期放療副反應。
![]() |
吉林省腫瘤醫院放療四科是省內唯一專門從事婦科腫瘤放療的專業科室。在國內率先開展三維后裝近距離治療,參與制定中國三維后裝規范化治療指南。科室每年接收宮頸癌放療患者800余例,三維后裝治療患者1800余例次。科室對2019年以來收治的400余例根治性宮頸癌放療患者進行長期隨訪,患者5年平均治愈率高達78%,與國外發達國家放療中心報道相同。在2022年關于《圖像引導下三維后裝近距離照射在宮頸癌放療中的應用與探索性研究》,獲得吉林省科技廳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自主3D打印模版引導下的宮頸癌后裝近距離插植放療技術的成功實施,標志著吉林省腫瘤醫院婦科腫瘤放射治療手段和技術實力達到了省內放射治療領先水平。
供稿:科教科
統稿編輯:宣傳統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