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開展培訓工作 通過技巧培訓與模擬對話來提高護士溝通能力
來源:吉林省腫瘤醫(yī)院 時間:2016-10-29 瀏覽: 次
溝通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遞和交流,目的是為了互相了解,協(xié)調一致,心理相容。在肝膽胰胃外科,護士每天都會主動的與患者進行交流并有針對性的進行康復指導,病人大都樂意與護士溝通。但是,有的護士交流溝通之后病人很滿意,非常感謝護士給予的精心照顧,但有些病人不愿意過多的溝通,甚至對護士很反感,覺得護士很嘮叨。所以作為一名護士,不能只有溝通的愿望,還要樂于又善于與病人溝通,對提高護理水平大有幫助。我科護士長王淑紅針對溝通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培訓工作,通過溝通技巧培訓與模擬對話來提高護士的溝通能力。
1、善于引導病人談話,病人對談話內(nèi)容感興趣,是使談話成為可能的前提。科室曾有一個56歲的女性胃癌患者,入院后和醫(yī)生配合的非常好,有問必答,但對于護士的詢問并不愿意多講,態(tài)度也有些冷淡,后來我發(fā)現(xiàn)她經(jīng)常看孫女的照片,我就主動和她聊她的孫女,她就很愿意和我講,原來她的孩子都在外地,以前她一直在兒子那邊幫忙看孩子,后來生病了,就回到老家治病,很想念孫女,我就向她要了她孩子的QQ號碼,讓她用我的手機與她的孩子、孫女進行視頻聊天,從那以后她都會主動與我溝通,有什么問題都會主動詢問我,順利實施護理措施。
2.開放式談話。如果有個病人告訴護士說:“我頭痛。”護士很不負責任的回答:“去藥店買片止痛片吃吧。”這樣,就頭痛問題的談話,則無法繼續(xù)了,病人還不太信任很不滿意。這種談話就是“封閉式”的談話。如果這名護士這樣說:“怎么痛法,什么時候開始的?痛得很嚴重嗎?”這種談話病人不能有“是”或“否”的答案結束提問,護士可以從病人的口中繼續(xù)提問,這種談話就是“開放式”的談話。
3.重視反饋信息,病人和護士談話時,護士對所理解的內(nèi)容及時反饋給病人。例如,適時地答:“嗯”、“對”,表示護士在仔細聽,也聽懂了,已理解了病人的情感。同樣,護士向病人說話時,可采用目光接觸、簡單發(fā)問等方式探測病人是否有興趣聽,聽懂沒有等,以決定是否繼續(xù)談下去和如何談下去。這樣能使談話雙方始終融洽,不致陷入僵局。
4.認真談,與病人交談時,如果聽者心不在焉地似聽非聽,或者隨便中斷病人的談話或隨意插話都是不禮貌的。聽話時,應集中注意力,傾聽對方所談內(nèi)容,甚至要聽出談話的弦外之音。談話時,要讓對方看到自己,特別是老年病人,他們視野窄,和他們面對面地談,效果最好。
在日常工作中,談話雙方由于所處立場不同,有時也會給溝通帶來困難。對病人來說,他可能現(xiàn)在正處于焦慮、恐懼等不平靜心理狀態(tài)下,對所給予的信息很容易遺忘;而對護士來說,則可能由于她說話速度快,所給信息復雜或比較含糊而使病人記不住。但是經(jīng)過科室全體護士努力,護士都能在談話中逐漸了解對方,患者滿意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