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醫護手記】疫情下的母親節
來源:吉林省腫瘤醫院 時間:2022-05-08 瀏覽: 次
清晨,我收到10歲兒子的微信語音留言:“媽媽,今天是您的節日,我祝您母親節快樂!您在外面打怪獸,辛苦了!我在家會乖乖聽爸爸的話,好好學習,等您回來!”聽到這段語音,我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眼淚不自覺的涌了出來。
我是吉林省腫瘤醫院的一名護士。3月11日,我接到支援興隆山核酸采集任務的緊急通知,立即回家收拾行李。那天孩子休息在家,但任務緊急,我沒有時間和孩子說太多話,還記得出門時,孩子對我說:“媽媽加油!”我點點頭,沒來得及抱抱孩子轉身就匆匆地離開了家。一晃已經離家近兩個月了。
到達興隆山后,我們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趕到核酸采集點位,映入眼簾的是望不到頭的長隊,排隊的居民有年幼的孩子,有坐輪椅的老人,我看著又著急又心疼。我立即放下行李,穿上防護服就投入到緊張有序的采集工作中。在規范的工作中,我時刻提醒自己,盡可能快點,再快點,好讓排隊的居民早點回家。為了避免交叉感染,每采集完一個人必須洗手消毒,手消液揮發的很快,隔著薄薄的手套,手上的余溫瞬間就被手消液帶走,隨著天色漸晚,氣溫逐漸降低,即使穿著羽絨服和棉褲,也凍得渾身瑟瑟發抖,手也凍僵了,慢慢地指關節也變得不靈活、進而麻木了。趁著居民掃碼的間歇和雙手消毒的機會,快速搓搓雙手,能稍微緩解點,保證手指可以工作。由于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工作,腰酸背痛腿抽筋,但也要咬牙堅持!
這段日子里,無論是晴天、雪天還是風雪交加,我們每天都工作12小時以上。由于身穿防護服,連續緊張工作,根本沒有時間上廁所,我們不敢多喝一口水,以致嘴唇干裂,嗓子疼痛,說話的聲音都是啞的。可是當聽到居民的一句句“辛苦了”,我們的心里都是暖暖的!我們在為人民服務,人民是理解我們的,這樣的雙向奔赴讓一切都變得值得。就是這樣,我們在興隆山度過了24個緊張工作的日日夜夜。
4月4日,我們轉戰到朝陽區支援核酸采集。剛到朝陽區接到的任務是入戶掃樓采集,采集對象是封控區疑似陽性的居民,大多都是步行爬樓采集。春寒料峭,冷風入骨。東北的春季,在室外工作仍然要穿羽絨服和棉褲,外面再穿上防護服!在老舊小區連續爬兩個6樓,汗水就已經不自主地順著臉、脖子、后背往下流。一不小心臉上汗水流到眼睛里真的是刺痛難忍,不能擦汗,不能揉眼,只能咬牙挺著。為了抓緊工作,爬樓走得太快,口罩密閉,喘不上來氣,一位老大爺看到我喘得厲害,把自己家的凳子搬了出來,親切地說:“孩子,太辛苦了!坐下來歇歇吧!”我連忙感謝大爺,不禁熱淚盈眶、聲音哽咽。一個看似平常的關心,卻深深地感動著我,激勵著我,我頓時覺得渾身上下充滿了無窮力量。
我曾三次支援我家所在的街道,每次路過家門口,也是遠遠的在馬路上看看家的方向。真的很想家人,特別想看看兒子,看看他是胖了還是瘦了,是否又長高了幾厘米。這時我才真正理解了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典故。經過近2個月的工作,我們團隊共計采樣18萬人次,入戶采集3000多戶,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核酸采集工作,全組隊員零感染。為抗疫工作做出了我們醫護工作者應有的貢獻!
正巧今天是母親節,我希望能通過我們的付出,換來更多母子的平安!愿疫情徹底結束,全天下家人團聚,健康快樂!
胸部腫瘤外三科 王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