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醫護手記】白衣天使
來源:吉林省腫瘤醫院 時間:2022-05-07 瀏覽: 次
我叫潘虹,是內一科的一名護士,是一名共產黨員,自3月12日以來,我們一直24小時堅守在醫院的崗位上。科里陸續走了一批批同事去“疫線”支援,我內心十分焦急,也想沖鋒一線,貢獻自己的力量。4月5日,我終于接到了通知,加入到醫院新成立的緩沖病房,這里的醫生、護士姐姐們都來自不同的科室,大家勠力同心,共筑疫情期間腫瘤患者救治的生命防線。
腫瘤患者由于長時間化療藥物刺激,自身血管條件很不好,血管壁又薄又脆,又細又癟,毫無彈性,有的幾乎看不到,如今戴著面屏和雙層手套,視線受阻,手感受影響,我平時引以為傲的扎針技術頓時也犯了難,但患者給了我很大的鼓勵,說:“沒事兒的姑娘,你就放心扎吧,扎不上阿姨也不怪你,你們都已經很不容易了。”阿姨的支持和理解瞬間帶給我力量,我笑著說道:“我再仔細找找,給您選個最好的血管,能幫您平平安安做完這次化療,我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另一只胳膊也是一樣,無奈之下,我只能挑把握最大的血管往里扎,“阿姨疼一下,千萬別動。”我試探著進針,終于看見回血了。全程阿姨完美配合,面不改色,生怕影響我的發揮,“姑娘你太厲害了!”另一只手對我豎起了大拇指,“阿姨您才厲害呢,古有關公刮骨療毒,今有阿姨受‘針刑’眉頭不皺一下。”逗得阿姨哈哈樂,在一旁的兒子正在和家里人視頻,突然把攝像頭對準了我:“快看,白衣天使!多不容易,穿著防護服給媽上化療。”患者和家屬連連稱贊:“這個醫院的護士都可好了,既親切技術又好。”電話那頭也傳來了聲音:“真是辛苦你們了,護士,謝謝!太謝謝你們了!”我微笑著走出病房,淚水浸濕了眼眶,這一刻,我覺得我成為了真正的白衣天使。
扎針只是我護理工作的第一步,接下來幾個小時的治療過程中,我向阿姨和家屬宣教化療注意事項和常見不良反應,針對阿姨自身情況仔細講解血管的養護方法,例如怎樣合理利用外敷藥物,如何在化療的不同階段利用冷熱療法保護血管。
“天使是傳說中神仙的使者,是幸福和溫暖的象征。護士被譽為“??天使”,是?們對護士的深情贊譽。”是啊,我們是圣潔的??天使,是生命的守望者,是健康的護航者。我們只有把愛化為動?,才能為天使插上奮飛的翅膀!我們只有把奉獻付諸?動,才能?愛?和真情為患者撐起??希望的藍天!
身處白色的戰場上,我永遠也不會忘記自己是一名醫護人員,是一名共產黨員。我為自己在這特殊時期、特殊地點履行護理人的職責而自豪!期待我們徹底脫下防護服的那天,靜看花枝春滿,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內一科 潘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