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醫護手記】快樂天使
來源:吉林省腫瘤醫院 時間:2022-05-06 瀏覽: 次
我叫李丹,今年39歲,是孩子的媽媽,也是媽媽的孩子。我作為一名臨床護士在吉林省腫瘤醫院已經工作了十余年,我熱愛我的護理事業,我熱心助人,無論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我都是陽光、積極、樂觀、向上的快樂天使。
這次疫情,我看著身邊的同事們積極的投身抗擊疫情的隊伍中,他們義無反顧的樣子,令我內心澎湃。有一個聲音響徹耳畔:“加入他們,成為他們中的一員,為著同一個目標貢獻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就這樣,我帶著曾經深刻的體驗走上戰疫一線,我希望我能夠現身說法,用自己最真摯的情感打動醫院里的每一個人,激勵他們像我一樣,不拋棄、不放棄、勇敢的與疾病戰斗!
3月28日晚,我進入到通源方艙醫院。從外圍到培訓、進艙,再到核酸采集,從防控的細節做起,我認真完成每一個工作內容。每一天的工作都很充實且富有挑戰。當工作很累的時候,看看艙里富有朝氣的小寶貝們,她們一個個的圍著我,奶聲奶氣地跟我說:“姐姐,你穿上大白好像冰墩墩一樣可愛!”我開心極了,疲憊的身心瞬間充滿力量,感覺一切都是值得的!
每一個孩子都像是天使落在人間。方艙醫院里有這樣一位4歲的腦癱小患者,由于疾病,他會出現不自主地震顫,嘴角邊,也有常年流涎的痕跡。為了配合我的工作,他的媽媽總是雙手固定起他的頭部,每每眼里透露出歉意,教他張大嘴,可讓我沒想到的是,這一次,孩子竟然死死地咬住采集棒不放,我和他媽媽嚇壞了,生怕咬斷了噎在嗓子里。情急之下,我利用起海姆立克急救法,他把棉簽頭吐了出來。他媽媽說,這是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我們都被驚出一身冷汗,平靜了好一會兒,才把標本采集成功。從此,下班后我多了一個工作——學習腦癱患者的護理。我每天都會去他的病房陪他玩兒,無論是上班還是休息,我給他講我的故事,教他記住自己。雖然都穿著大白,但是奧特曼的標準動作就是我的標志,我跟小孩子有手勢暗號,我們之間還常常有些小秘密。我經常鼓勵他配合得很好,繼續加油,漸漸地,我成了他在方艙醫院里最好的朋友。他是個溫暖的孩子,經常愿意跟我分享他最喜歡的東西,我們配合越來越默契,我溫暖著他幼小的心靈,但同時,也被他感動著。我期盼白色不再是他的警戒色,而是美麗的、善良的、溫暖的、純凈的、充滿希望的顏色。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們用“吉腫精神”感染著周圍的人。每一個忙碌的身影,每一滴辛勤的汗水,都是我們的執著與堅守。疫情無情,人間有愛,我們堅信疫情消散指日可待,幸福美好的日子已然到來!
湖光院區門急診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