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在為患者采血
護士在交班
住院同學為護士寫感謝明信片,并親手制做手工紙花
來源:吉林省腫瘤醫院 時間:2022-04-27 瀏覽: 次
吉林省腫瘤醫院自3月8日起分批次抽調醫療、護理精英力量前往一線支援抗疫工作,其中,援梅河口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醫療隊作為省內24家定點醫院中的聯合醫療隊,是該院派出的第一支護理支援隊伍,也是獨立接管病區的護理團隊,在梅河口定點醫院工作了一個多月,以精湛的技能、熱忱的服務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評。
婦女節還沒過完,3月8日下午,省腫瘤醫院按照上級部署迅速選派50名護士組建了護理支援隊,由護理部副主任王瑩潔帶隊,火速集結,直抵梅河口。當晚他們就徹夜奮戰,籌建病區,抵達不到6個小時就開始接收患者。由于護理任務較重,他們將常規的4小時工作時長增加至6小時。經過43天不分晝夜地艱苦奮戰,定點醫院接收吉林市、長春市等地的774名患者中,有752名患者成功治愈出院,有力推進了全省抗疫進程。他們不僅為患者醫病,還用無微不至的愛溫暖患者的心,幫助患者樹立積極的抗疫信念。
出院的患者為表示感謝,同醫護人員共同完成《聽我說謝謝你》的舞蹈
疫情結束我們共同回家
醫護和患者共同加油
牛奶送給小寶寶
病區內有位年僅4歲的患者小寶寶,他和姥爺一起入院。離開了媽媽,孩子有些膽怯。病區的護士了解情況后,特別為祖孫二人安排了同一房間。每次發飯、發藥時,護士都對這間病房的人格外照顧,有多余的牛奶和面包也會留給孩子。有時孩子吃不慣盒飯,護士還會將自己的牛奶送給孩子。每次做核酸、采血時,護士都會耐心、溫柔地操作,生怕嚇到孩子。4歲的孩子正是父母手心里的寶,可能還不懂得口罩是什么,但在這里護士們奉獻出了無私的大愛,讓祖孫二人感到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直到出院那天爺孫倆還對護士依依不舍。
護士在為4歲寶寶采核酸
患者愛上了太極拳
病區有位特殊患者,從入院后情緒一直很不穩定,護士們都格外小心。后來得知她非常擔心4歲的女兒被自己傳染,所以才經常為此流淚。護士們就微笑著和她談心,耐心地給她講解新冠肺炎的治療方案,告訴她必須要積極勇敢樂觀地面對現實,注重對她給予心理護理和精神支持。一次聊天中偶然發現她平時愛好打太極拳,護士馮家楠和王芳就下載了配樂,陪她一起練習。這一場景馬上吸引了三位患者加入進來,時間長了,每天一次太極拳成了這個病區的必備項目,患者們的臉上也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定點醫院在他們心里不再是冰冷的了。
夫妻雙雙上前線
一般人和家人見面總是嘮家常,可定點醫院的護士于宏賀每次和丈夫視頻時都囑咐他要注意防護,適當休息。原來她丈夫是一名社區書記,正奮戰在一線。從長春市第一輪全員核酸檢測開始他就進入了閉環工作狀態,組織居民做核酸,協調患者轉運,幫助居民訂購生活物資等,他比小于還忙碌。家里4歲的女兒似乎突然明白了父母是為別人服務了,自己不能拖累大人,于是她漸漸地學著自己洗臉和吃飯,小腳丫邁出的步子也比以前大了。看著這樣懂事的孩子,小兩口也放心了。
我想當您的小孫女
一天,護士周芮竹例行查房,發現有位患糖尿病的80歲爺爺手指甲太長了。他的手指甲有輕微的甲溝炎,如果長時間不剪,指甲就會長到肉里,手指稍有活動就會疼痛。她馬上找到消毒好的指甲刀,幫爺爺修指甲。爺爺說:“我年紀大了眼睛也花了,每次都是我的小孫女幫我剪指甲。看著你幫我剪,我也想我的小孫女了。”說著說著,爺爺要哭了。小周連忙安慰爺爺,說說笑笑中剪完了指甲。小周向門口走去,爺爺感動地說:“謝謝你孩子。”爺爺這樣叫自己,小周也百感交集,拿患者當親人,才是我們服務的最高境界啊。老人的兒子和老人視頻后,也打來電話:“感謝你們盡心盡力把我爸照顧得這么好,我爸都胖了,精神狀態和在家里一樣。”
護士周芮竹在為老爺爺剪指甲
姥姥永別了
作為省腫瘤醫院的領隊,王瑩潔的壓力更大。她夜以繼日地忙著,顧不得給家里打電話,但卻記得病區里每位患者的狀況。這天清晨,瑩潔正準備去指揮部,手機上出現了媽媽的聲音:“姑娘啊,姥姥挺想你,想看看你,你那兒方便嗎?”她這時才忽然覺得有點想家了,仔細盯著手機,發現姥姥躺著不說話,眼睛也睜不開了。媽媽眼角的淚水滴落在姥姥臉上:“媽,瑩瑩來看你了,你能看見瑩瑩不?”姥姥吃力地睜開眼睛,下意識地朝向屏幕,很慢很慢地點了一下頭……正在這時,急促的敲門聲傳來,“瑩潔主任,咱們需要出發了。”“好,馬上來!”王瑩潔下意識地說出這句話,關掉了手機,匆匆而去。伴隨她的是姥姥親切熟悉的聲音:“別哭了,努力工作吧,姥姥知道你是在治病救人,姥姥永遠為你驕傲!”瑩潔沒料到從小把她帶大的姥姥就這樣和她陰陽兩隔了,可早知道又能怎樣,這時她的陣地就在定點醫院,她是堅守陣地的勇士,也將為此義無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