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醫護手記】平凡的人也可以照亮黑夜
來源:吉林省腫瘤醫院 時間:2022-04-14 瀏覽: 次
作為吉林省腫瘤醫院支援梅河口新冠肺炎定點醫院護理支援隊的一員,轉眼間我們來到這座城市已經一個多月了。在這段日子里,有汗水、有淚水,但我們收獲更多的是溫暖與感動。每一次看到患者治愈后喜悅的臉龐,所有的辛苦都化為“值得”二字。
記得剛到達駐地的那一晚,我們支援隊就有一個八人組披掛上陣了,上了十小時的班,接了50多名患者。按照計劃我們組在第二天早上8點,進行了穿脫隔離衣的培訓。同事們認真刻苦的情景,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中,我們互相幫忙,互相挑錯,熱火朝天地練了兩個多小時,感覺滿意才肯作罷。為了盡快熟悉環境,同事們都是早早接班,和上一班次的同事學習。在組長張冬梅的帶領下,發中藥、發飯、發水果、消殺、收垃圾、取藥、采血、監測血壓、送標本以及滿足患者的其他訴求等工作,一直在有序進行著。病房里,沒有鐘表,一干就是好幾個小時,當我們腰酸腿疼,想歇一下時,才發現馬上就要交班了。
“注意護理站的凳子腿,千萬別把防護鞋套弄破”“不要用手觸碰面罩,眼鏡鏡片往下掉,一定要用嘴慢慢往上拱”,工作期間,大家經常這樣互相叮囑。由于患者只能看到我們的雙眼,所以我們通過手勢和溫暖的語調向他們傳遞關懷和安全。患者也總是反饋說:“你們太盡職,太可愛,太辛苦了,我們沒有理由不配合呀,吃的也好,在家里也沒有這么豐富啊!”結束一天的工作,脫下防護服已是深夜,已經九個小時沒有飲水的嗓子很是火辣。但是想起白天的一幕幕,心中一股暖流。
最平凡最珍貴的時間,分分秒秒用在了有價值的事物上。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戰疫一線,能夠用行動書寫一個醫者的使命擔當,我十分自豪。我會繼續用青春和熱血賦能自己,與大家共同期待春日里的芬芳。
核酸采集中心 郝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