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治療進展
來源:吉林省腫瘤醫院 時間:2018-12-29 瀏覽: 次
隨著新技術新設備的引進,麻醉科在闞紅莉主任、楊靜遠副主任的帶領及全科同事的共同努力下逐漸開展并建立起來一系列的癌痛治療方法。
癌痛病因復雜,有時多次調整藥物劑量或更換藥物種類后,仍不能很好的控制疼痛,或者出現不能忍受的副作用注,如頭暈、惡心嘔吐等,這時可以到麻醉科評估是否可以做手術疼痛治療來緩解疼痛。
癌痛的手術疼痛治療包括哪些?
(1)神經阻滯
適用于疼痛部位局限,符合某根神經或某個神經叢的支配范圍,例如前胸沿著肋骨走行的疼痛考慮來源于胸神經根或者肋間神經。結合患者疼痛性質、疼痛部位和影像學檢查綜合評估,如果診斷是由于神經或神經叢被壓迫導致的疼痛,可以做相應的神經或神經叢阻滯。例如上肢疼痛,可以做臂叢神經阻滯;下肢疼痛,可以做腰椎旁神經阻滯。優勢是創傷小,僅有穿刺針孔,無需開刀;不破壞神經。
(2)神經毀損
適用于疼痛部位局限,符合某根神經或某個神經叢的支配范圍,結合患者疼痛性質、疼痛部位和影像學檢查綜合評估,判斷疼痛源于神經或神經叢被壓迫。由于神經阻滯維持時間短,僅數小時或數天,如果這根神經負責感覺功能為主,不承擔主要運動功能時可以考慮做神經毀損。例如:腹腔神經叢毀損;胸神經根毀損或肋間神經毀損;如果疼痛位于上肢或下肢不能輕易做神經毀損,因為會嚴重影響上下肢的運動功能。
神經毀損包括物理性毀損和化學性毀損:物理性毀損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是射頻熱凝術。化學性毀損常用的神經毀損藥物包括阿霉素、乙醇、酚甘油、亞甲藍等。神經毀損對精確度要求極高,往往需要在影像引導下定位穿刺針的部位,影像引導手段包括超聲、X線、CT,可單獨或聯合使用,同時還可采用神經電刺激輔助定位,確認穿刺針緊鄰目標神經。影像引導和神經電刺激輔助定位目的都是精確定位,提高治療效果并降低穿刺針位置錯誤的發生率從而減少并發癥。
(3)中樞靶控鎮痛系統植入術
適用于疼痛部位廣泛,不局限于某根神經或某個神經叢的支配范圍的患者,或者神經阻滯及神經毀損效果不好的患者。經腹部皮膚下的給藥裝置將鎮痛藥物輸注到皮膚下埋植的導管,藥物再經導管進入脊椎椎管內(蛛網膜下腔的腦脊液中)。目前中樞靶控鎮痛系統中使用的鎮痛藥物以嗎啡為主,中樞給1毫克嗎啡,相當于口服300毫克嗎啡。這種給藥途徑鎮痛效果更好,而且可以明顯降低嗎啡的使用劑量,減少藥物副作用。起效快,鎮痛效果好。
哪種癌痛適合做手術疼痛治療鎮痛?
當疼痛部位局限,考慮是某根神經或某個神經叢被腫瘤壓迫或侵犯導致癌痛時,可以考慮對這根神經或這個神經叢做神經阻滯或者神經毀損。如果有多個疼痛部位、范圍廣泛,不局限于某根神經或某個神經叢時,可以考慮做中樞靶控鎮痛系統植入術。
哪些癌痛不適合做手術疼痛治療鎮痛?
感染、發熱的患者;穿刺部位皮膚破損或感染的患者;擬穿刺部位被腫瘤完全占據、無進針空間的患者;不能配合手術的患者;心腦肺合并癥嚴重的患者做完手術疼痛治療就不用吃鎮痛藥了嗎?
手術疼痛治療后不是完全不服用鎮痛藥物,有些情況下疼痛完全緩解,不需再服用鎮痛藥,但更多的情況是疼痛緩解一部分,服用原來的鎮痛藥物劑量或減少劑量后能夠較好的控制疼痛。
什么時候考慮做手術疼痛治療?
需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如果預計手術疼痛治療后疼痛明顯緩解,能夠大大減少口服鎮痛藥物的劑量,可以考慮在癌痛早期做手術疼痛治療,不一定要等待口服鎮痛藥物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鎮痛藥物的不良反應時才做手術疼痛治療。
另外腫瘤晚期的患者往往各個方面都會受到影響,可能出現發熱、血小板降低等情況,這時已經失去做手術疼痛治療的機會。如果預期患者的疼痛會逐漸加重,可以考慮在患者全身情況沒有惡化時做手術疼痛治療,例如中樞靶控鎮痛系統植入術。
麻醉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