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分級管理制度
來源:吉林省腫瘤醫院 時間:2024-01-02 瀏覽: 次
一、定義
指為保障患者安全,按照手術風險程度、復雜程度、難易程度和資源消耗不同,對手術進行分級管理的制度。
二、分級
手術包括各種開放性手術、腔鏡手術及介入治療(以下統稱手術)。依據其風險性和難易程度不同,將手術分為四個等級:
一級手術是指風險較低、過程簡單、技術難度低的手術;
二級手術是指有一定風險、過程復雜程度一般、有一定技術難度的手術;
三級手術是指風險較高、過程較復雜、難度較大的手術;
四級手術是指風險高、過程復雜、難度大的手術。
三、手術醫師分級
依據醫師受聘技術職稱及從事相應技術崗位工作的年限,規定手術醫師資歷的級別。所有手術醫師均應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
(一)住院醫師
1、低年資住院醫師:從事住院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內,或獲得碩士學位、從事住院醫師崗位工作2年以內者。
2、高年資住院醫師:從事住院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上,或獲得碩士學位、從事住院醫師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二)主治醫師
1、低年資主治醫師:從事主治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內,或獲得博士學位、從事主治醫師崗位工作2年以內者。
2、高年資主治醫師:從事主治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上,或獲得博士學位、從事主治醫師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醫師:
1、低年資副主任醫師:從事副主任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內者。
2、高年資副主任醫師:從事副主任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上者,或有博士后學歷、從事副主任醫師崗位工作2年以上者。
(四)主任醫師:受聘主任醫師崗位工作者。
四、各級醫師手術級別權限
1、低年資住院醫師: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可主持一級手術。
2、高年資住院醫師:在熟練掌握一級手術的基礎上,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可逐步開展二級手術。
3、低年資主治醫師:可主持二級手術,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逐步開展三級手術。
4、高年資主治醫師:可主持三級手術。
5、低年資副主任醫師:可主持三級手術,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逐步開展四級手術。
6、高年資副主任醫師:可主持四級手術,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或根據實際情況可主持新技術、新項目手術及科研項目手術。
7、主任醫師:可主持四級手術以及一般新技術、新項目手術或經主管部門批準的高風險科研項目手術。四、手術審批權限
常規手術:科室主任負責審批、確定全科每例手術的術者及助手名單,確保醫師權限與手術分級相對應。原則上,不批準越級手術,特殊情況下經科主任同意,但必須有上級醫師在場指導。
疑難、重大、特殊手術:經科內討論,科室主任在《重要手術審批單》上簽署意見后,報主管院長審批,醫務科備案。
急診手術:夜間、節假日,預期手術級別在值班醫師手術權限級別內時,可施行手術;若屬高風險手術或超出自己手術權限級別時,應報科主任審批,并由符合資質的上級醫師實施手術;需緊急搶救生命的情況下,且上級醫師暫時不能及時到場主持手術時,值班醫師在不違背上級醫師口頭指示的前提下,根據情況主持合理的搶救手術,等待上級醫師到來,不得延誤搶救時機。術后及時向醫務科報備。
新技術、新項目、科研、致殘手術:經科內討論,科室主任在《重要手術審批單》上簽署意見后,報主管院長審批,醫務科備案。
五、手術醫師資格審核程序
(一)手術醫師提出申請
需進行手術提級變更的醫師根據個人工作能力及醫師受聘技術職稱提出手術權限變更申請,填寫《醫師手術權限申請審批表》。
(二)科主任意見
科主任結合申請者基本情況、實際技術操作水平、圍手術期管理、醫德醫風、患者投訴和糾紛發生情況,初步認定其是否可以變更,由科主任在《醫師手術權限申請審批表》上簽字確認。
(三)手術醫師資格審定
對于符合手術級別權限要求且科主任審核通過的提級變更申請,醫務科在《醫師手術權限申請審批表》蓋章后留存,同時在HIS系統中進行醫師手術級別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