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積薄發三十載,振翅騰飛鑄輝煌——吉林省腫瘤醫院建院三十周年記
來源:吉林省腫瘤醫院 時間:2015-01-14 瀏覽: 次
2014年12月19日,吉林省腫瘤醫院建院30周年慶典大會暨吉林省首屆達芬奇機器人微創技術研討會在吉林省腫瘤醫院禮堂隆重召開。為醫院作出重大貢獻的歷任老領導、老專家,現任領導班子成員、在崗和退休職工,特邀學術報告專家,以及多年來支持醫院建設發展的兄弟單位的同仁共同參加了此次大會,吉林省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崔志剛主持大會,吉林省腫瘤醫院程穎院長在致辭中回顧了醫院30年的發展歷程。
三十載櫛風沐雨,三十載春華秋實。吉林省腫瘤醫院歷經了起步期的艱難跋涉、奮進中的百轉千回,跨越時的昂首闊步。無論在任何時期,醫院始終堅持大醫精誠的理想,勇擔醫學重任,追求卓越風范,在中國腫瘤防治的偉大事業中蛻變成長,在吉林省腫瘤醫學界中獨樹一幟,推進和引領著吉林省腫瘤防治事業向前發展。如今,醫院更是將“仁愛、奉獻、創新、圖強”的精神與“患者、服務、質量”的理念相融相通,著力提高醫院建設發展的科學內涵,向著國際化腫瘤專科醫院的目標不斷邁進!
蝶變突破 實現超越式發展
30年間,吉林省腫瘤醫院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醫院籌建于1984年,并于1988年正式開院。1993年,醫院被國家衛生部授予三級甲等醫院,開啟了醫院建設發展的宏偉藍圖。三十年來,幾代腫瘤醫院人艱苦創業、開拓創新,醫院逐漸步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各項事業呈現健康快速發展態勢。現在,醫院已經邁入了全國現代化腫瘤專科醫院行列,成為國家臨床腫瘤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單位。相比30年前,醫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建樹和成就,如今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是全省唯一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學科優勢明顯,專家團隊精良、診療設施先進、臨床研究領先、就醫環境優雅的大型現代化三級甲等腫瘤專科醫院。現在醫院擁有內設機構67個,其中臨床和醫技科室45個,開放床位1998張,職工1621人。擁有9個省級診療治療研究中心,為廣大腫瘤患者提供了規范的診療和救治。與此同時,吉林省腫瘤醫院、吉林省腫瘤防治研究所、吉林省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及吉林省抗癌協會四位一體,共同構成了吉林省腫瘤防治事業的重要基石。
追求從未止步,跨越從未停歇,而立之年的吉林省腫瘤醫院獲得了多個歷史性的突破,第一次獲得中國最佳醫院腫瘤專科排行榜的提名;第一次成為國家腫瘤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單位;第一次獲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和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一等獎;第一次站在了歐洲臨床腫瘤協會年會(ESMO)大會的講壇上,使國際頂級的腫瘤學術大會交流的舞臺上第一次有了吉林省腫瘤醫院發出的聲音,得到了業內人士普遍認可和尊重;在東北地區第一個獲得了微創外科的最新手術系統——“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配置和使用……
比肩一流 科學發展不斷提速
30年間,吉林省腫瘤醫院一步步發展壯大。醫院堅持采用外引內培的人才發展戰略,引進學科帶頭人,培養高端人才,開啟對外合作的大門,加強學術交流,強化學科建設。在服務為本、患者至上的理念引領下,吉林省腫瘤醫院把腫瘤專科醫院的特點、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醫院堅持緊跟國際、國內腫瘤醫學最新發展前沿,全方位整合學科資源,突出重點學科、支持優勢學科、培育特色學科、組建新興學科。醫院腫瘤內科和乳腺外科為吉林省優秀重點學科,中西醫結合科為國家臨床中醫腫瘤重點專科。醫院的醫療特色日漸明顯,學科優勢越發突出,學科綜合實力不斷增強。通過培養創新意識,提倡創新精神,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醫院打造了一支醫療技術過硬的、核心競爭力強的精英團隊,在腫瘤診療領域不斷克堅攻難,診治水平顯著提高。
聚納人才,是醫院蓄力發展的動力。醫院通過創新用人機制,率先實施同工同酬,引進了多位在科研和臨床上都具有很深造詣的專家教授,并多次向美國、日本、加拿大、韓國等國家派出科研進修人員,同時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科帶頭人及中青年骨干的選拔與培養。醫院還是吉林大學、北華大學、江南大學、長春中醫藥大學的學生實習培養基地,是吉林省第一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是首批“衛生部國家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病房”單位。
近年來,醫院注重將人文關懷融入科學化管理,使醫院走上了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的管理之路。深化醫院內部改革,提升服務水平,亞專科的優化組合調整、臨床學科評估的開展、科室三年發展規劃的制定、以腫瘤醫院等級評審的細則要求為主線的院科兩級績效考核的實施、從回顧性統計分析轉向對醫療全過程各個環節質量的實時監控、由指標化管理模式向數字化網絡化管理模式的過渡、后勤人性化服務進程的推進,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不斷推陳出新,實現了醫院管理同醫療工作的協調同步發展。
多年來,醫院以發展為根本,以交流為推力,以醫學學術交流促進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探索創新機制,實現國際合作與縱橫聯合。醫院曾先后與法國、日本等醫療機構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關系,并組織人員出國學術交流,借鑒了國內外先進醫療技術和管理經驗。醫院多次主承辦了腫瘤放化療、中日韓肺癌專題、全國肺癌大會、食管癌等大型國內、國際學術會議,并連續9年與CSCO學術團體合作舉辦腫瘤學新進展學習班。先后為萬余名腫瘤專業工作者搭建了學習提高、交流分享的學術高地,成為了我省腫瘤事業對外交流、推動國際合作的窗口和平臺。
助力騰飛 堅持走國際化道路
為迎合國際醫療發展趨勢,醫院開拓了新的工作模式,多學科協作MDT助推腫瘤規范診療邁上了新的高度。醫院科學合理地進行醫療資源組合,發揮腫瘤醫院專科技術與學科優勢,并通過專業、流程和人員的再造,發揮和培育“聯合兵團”做戰的優勢。培植治療惡性腫瘤多學科合作體——會診中心,腫瘤患者入院后,要集中相關的學科進行病歷討論,制訂腫瘤內科、外科、化療、放療方案。這一腫瘤疾病管理模式,有效避免了診療的局限性,凸顯了科室與專業的再造與創新。2004年,醫院建立了腫瘤多學科綜合治療會診制度,2012年相繼成立肺癌、胃腸道腫瘤、乳腺癌三支多學科綜合治療MDT團隊,真正實現了腫瘤的規范化、個體化治療。
面對新時期的戰略發展要求,醫院審時度勢,以專科特色醫療為支撐,促進醫療工作向深度、精度、高度延伸。醫院堅持醫療與科研并舉,深化腫瘤醫學基礎研究與臨床醫學應用的有機結合。早在2005年,醫院就成為東北三省首家國家藥物臨床試驗基地,共參加了藥物臨床試驗百余項。醫院血液腫瘤病實驗室和臨床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是省衛計委重點實驗室。實驗室的研究領域包括臨床治療過程中相關腫瘤異質性的研究、個體化治療中的生物標志物研究、新檢測技術的驗證和開發以及探索腫瘤免疫抑制信號的臨床意義等。2012年,醫院成立了生物樣本庫,同時建立了完整的數據庫,為開展腫瘤基礎和臨床研究提供了重要保障。2014年,臨床研究轉化中心正式成立,從而建立和完善了臨床試驗機構的質量控制管理體系,形成了科學有效的運行機制,對醫院的科研和學科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醫院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非常重視治療腫瘤新技術、新設備的引進。2008年,醫院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64排PET-CT投入使用;2010年,VMAT開機,醫院成為國內第三家可以開展此項高端放療技術的醫院。2013年,國家衛計委發布2013-2015年全國內窺鏡手術器械控制系統的配置規劃,同年9月,申請購買達芬奇機器人的20多家三甲醫院在京接受國家衛計委申報考核,吉林省腫瘤醫院依靠腫瘤專科在國內的影響力和學術地位及區域醫療服務能力,脫穎而出,成為吉林省首家引入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醫院,并在短短三個月內就創建了省內第一支包括胸外科、婦瘤科、泌尿外科、腹部外科等多學科機器人手術團隊,到目前完成機器人微創手術近100例,標志著吉林省腫瘤醫院微創外科進入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新時期,夯實了醫院腫瘤微創外科核心競爭力。現在醫院的機器人每天均有手術開展,與傳統外科手術相比,機器人微創手術操作更加精細、準確,可在最大程度上減輕對患者的創傷,加快患者恢復,減少相關并發癥的發生幾率,縮短住院時間,從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患者的醫療費用支出,并降低了醫療成本。同時,機器人手術能達到瘢痕小、切口美觀的效果,患者心理負擔輕,生活質量明顯改善。機器人外科和遠程醫療相結合,還可以通過網絡遠程遙控操作機器人。開展機器人微創手術,不僅在手術精確定位、手術質量等方面將帶來一系列技術變革,而且將改變常規外科的許多概念,將會促進傳統醫療模式發生重大變革。
為了幫助廣大外科醫生更迅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國際機器人外科技術,以及最新學術動向。2014年12月19日,由吉林省抗癌協會、吉林省腫瘤醫院主辦的吉林省首屆達芬奇機器人微創技術研討會,也在吉林省腫瘤醫院學術報告廳拉開了帷幕。吉林省腫瘤醫院盧衛平副院長主持了學術研討會,在全天學術活動中,為廣大與會代表現場視頻轉播了達芬奇機器人手術演示,同時邀請到了沈陽軍區總醫院王述民教授、上海瑞金醫院沈周俊教授、西京醫院陳必良教授進行了精彩的學術報告,就先進的操作技術及機器的原理等展開多層級、多領域的學術討論。會后與會代表還進行了達芬奇機器人參觀。
傳承積淀 發展充滿不竭動力
歲月如歌,天道酬勤。醫院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的同時,也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肯定和百信的信賴,醫院曾榮獲人事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的“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衛生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狀,吉林省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等多項殊榮。
三十年承前啟后,成就碩果盈枝;三十年繼往開來,托起騰飛之夢。近年來,醫院從管理到醫療技術更新,再到各項服務,各個層面、各項工作中都蘊含著提升品質、創新發展的態勢。吉林省腫瘤醫院的全體醫護人員立志走在時代前列,用最先進的技術和最人性化的服務捍衛人民的健康。在這擲地有聲的話語背后,更是省腫瘤醫院人邁步從頭越的無限信心和勇氣。我們堅信,在醫療衛生改革新的歷史征途上,吉林省腫瘤醫院將以建院30周年為新的起點,緊密結合醫院建設與發展實際,以人民群眾衛生服務需求為導向,在邁向下一個成功的路上闊步前行,續寫出更加輝煌的歷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