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人最易得前列腺癌?
來源:吉林省腫瘤醫院 時間:2016-06-20 瀏覽: 次
前列腺癌常見嗎?
前列腺癌發病率在男性所有惡性腫瘤中位居第二。在美國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已經超過肺癌,成為第一位危害男性健康的腫瘤。在歐洲,前列腺癌占全部男性癌癥的11%,占全部男性癌癥死亡人數的9%。亞洲前列腺癌的發病率遠遠低于歐美國家,但近年來呈現上升趨勢。在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居男性惡性腫瘤的第五位。總體來說,前列腺癌是一種相對常見的惡性腫瘤。
什么人容易得前列腺癌?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器官,因此只有男性才會得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病人主要是老年男性,發病的高峰年齡為75~79歲。國外做過研究,超過七成的前列腺癌病人年齡都超過65歲,50歲以下男性很少見。年齡小于39歲的個體,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很低,僅為0.005%,40~59歲年齡段增至2.2%,60~79歲年齡段增至13.7%。
為何會得前列腺癌?
引起前列腺癌的危險因素尚未完全明確,但是其中一些已經被公認。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遺傳。如果一個一級親屬(兄弟或父親)患有前列腺癌,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險性會增加1倍以上。2個或2個以上一級親屬患前列腺癌,相對危險性會增至5~11倍。
高動物脂肪飲食(吃油膩的食物)、缺乏運動、過多攝入腌肉制品等也是得前列腺癌的危險因素。多曬太陽可降低前列腺癌發病風險,因為陽光可增加維生素D的水平,可能可以預防前列腺癌。還有人發現,在前列腺癌低發的亞洲地區,綠茶的飲用量相對較高,因此多喝綠茶也可以預防前列腺癌。
遺傳是前列腺癌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降低動物脂肪攝入及增加水果、谷類、蔬菜、綠茶的攝入量,可能可以降低發病風險。
前列腺癌有什么表現?
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沒有癥狀,當腫瘤進展,侵犯或阻塞尿道、膀胱頸時,可能會出現排尿困難、排不出尿、血尿、尿失禁等癥狀。前列腺癌容易骨轉移,當出現骨轉移時會引起骨骼疼痛、骨折、貧血、壓迫脊髓還可導致下肢癱瘓等。
怎樣才能早期發現前列腺癌呢?
由于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沒有癥狀,因此病人很難通過癥狀自己發現早期的前列腺癌。如果出現血尿、排尿困難、骨折等再去就診,很有可能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為了盡早發現前列腺癌,現在通常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每年去泌尿外科門診做一次前列腺癌篩查。對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應該從45歲開始進行每年一次的檢查。
為了發現前列腺癌,應該做什么檢查?
直腸指檢聯合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檢查是目前公認的早期發現前列腺癌最佳的初篩方法。因此到醫院篩查前列腺癌的病人,醫生通常會做直腸指檢,還會抽血查PSA。考慮到直腸指檢可能影響PSA值,應在抽血檢查PSA后進行直腸指檢。
如果上面兩項發現了異常,接下來醫生可能還會進一步給病人做超聲、核磁共振、骨掃描和前列腺穿刺活檢等檢查。
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旦確診了前列腺癌,接下來的就是如何治療了。醫生會根據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和疾病程度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案包括:主動監測、手術治療、外放療、粒子植入治療、內分泌治療、化療等。前列腺癌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臨床上醫生會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選擇一種最合適的。
前列腺病并不是不治之癥,關鍵在于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