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大腦“未老先衰” 讓我們一起動起來
來源:吉林省腫瘤醫院 時間:2019-09-09 瀏覽: 次
體育運動好處巨大。體育運動要由人體各器官系統協調配合才能完成,同時,運動對各器官系統的功能也產生良好而廣泛的影響。積極參加體育運動不僅使人心情好、得病少、身體壯,而且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能量消耗,強壯骨骼肌肉,順暢新陳代謝。在這個“提倡全民健身、推廣健康生活”的新時代,運動又能給大腦帶來什么樣的好處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運動為大腦提供氧氣
隨著年齡的增長,腦細胞的生長速度不斷減慢,腦組織也不斷收縮。而運動能夠改變這一趨勢。堅持做6個月有氧健身訓練,腦容量會明顯增加。但如果只是做拉伸或者塑身運動的話,效果就不是很明顯。這可能是因為有氧運動促進血液流向大腦,能為大腦提供充足的氧氣。
二、運動能刺激大腦發育
在一個人成年以后,大腦內細胞的生長和分裂速度會減緩很多,而運動能加快細胞的分裂和生長速度,讓你的大腦更加健康。尤其是有氧運動如游泳、慢跑等,能持續為大腦供氧,調節整個身體的代謝水平,對全身的生理機能都非常有益。
三、運動有助于舒緩壓力
現在城市中的人們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學歷、工作、生活等等,壓力往往會壓得你喘不過氣。但壓力到底是什么呢?皮質醇、腎上腺素、脫氫表雄酮,這三種激素被稱為壓力荷爾蒙,由腎上腺分泌。這三種荷爾蒙不僅幫助我們應付許多生活壓力,同時還幫助調節機體內許多重要的元素,如血糖、肌肉運動、體液及電解質平衡等。壓力過大、運動過少以及不良飲食習慣等都有可能會造成壓力荷爾蒙的失衡。而運動則可以有效降低皮質醇含量,幫助我們舒緩壓力,也有助于神經細胞的生長,讓思維更加清晰和活躍。
四、運動能緩解不良情緒
沮喪、不高興的心情會使得大腦處理信息速度變慢,讓我們更難以集中精力做某件事或者下定某種決心,甚至會導致記憶問題。如果沮喪情緒越來越嚴重,甚至會導致抑郁。運動可以促使身體合成血清素、多巴胺、內啡肽等,這些都是決定快樂情緒的腦內化學物質,讓人產生快樂、興奮的感覺,同時還會釋放一種名為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物質(BDNF),它可以起到保護和修復神經元的作用,讓你已經“死機”的大腦重新運作起來,每天只需運動20分鐘,就能收獲滿滿的快樂。所以喜歡運動的人,一般都是樂觀開朗的。
五、運動能使大腦更年輕
很多人現在不愿多走動,走到哪兒都首先選擇坐電梯。但其實,爬樓梯是一項非常好的有氧運動,可以鍛煉我們的心肺功能和腿部的肌肉力量。
教育和體育運動會影響生理年齡和實際年齡,人們確實可以通過某些方式使大腦保持年輕。與其他強度較大、形式比較激烈的體育運動相比,爬樓梯更適合中老年人。但如果有膝關節疾病的老年人,還是應該慎重選擇。
六、運動能保護視力
很多運動項目,如羽毛球、乒乓球、拍球等都是需要眼睛做跟蹤運動的,這個跟蹤運動的過程中,眼球以球體為目標,不停地遠近、上下調節和運動,不斷使睫狀肌放松與收縮,眼外肌也不停地活動,可促進眼球組織的血液供應和代謝,有效改善睫狀肌的功能。
此外,戶外運動更是能促進人體多巴胺的形成,而多巴胺可以阻止眼球變長。太陽光照刺激眼球釋放多巴胺,從而抑制眼軸變長。除了充足的陽光,戶外還能提供寬廣的視野,多維度的視覺,從而可以使睫狀肌得到放松。兩者共同作用,抑制了近視的發生和發展。
過度運動適得其反
運動雖然對大腦有益,但也應該適量。盡可能避免過多、過量或充滿爆發力的劇烈運動,如50或100米的短跑。因為這類運動會使肌肉的需氧量急速增加,從而減少大腦中血流的供給,使大腦處于相對缺氧的狀態,影響其正常功能。高度近視人群更是應該避免劇烈、過度運動,以免造成視網膜脫落。
過量運動時,人體會消耗大量的能量。為防止能量進一步消耗,就會出現機能抑制,這時會感覺極度疲勞、渾身無力、大腦反應遲鈍。生活中,人們常常覺得劇烈運動后不僅身體的反應遲鈍了,而且腦子也有短暫的“跟不上”現象。如果長期進行過量運動,機體的“保護性抑制”機能敏感性會下降,使大腦機能受損,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健忘等癥狀,長此以往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傷害。
來源:健康吉林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