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防治“三早原則”要牢記
來源:吉林省腫瘤醫院 時間:2019-02-27 瀏覽: 次
腫瘤防治的關鍵在于“三早”,即早期預防、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早期預防
世界衛生組織向中國居民提出了9條預防癌癥的新建議,這9條預防癌癥的新建議貌似很簡單,而內涵卻十分豐富。
1.嚴格控制體重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資料顯示,與20年前相比,中國人的平均體重增加了40%,而中國的癌癥發病率則升高了9倍。專家認為:這兩組數據充分證明了肥胖是導致中國癌癥發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2.不吃發霉的食品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發現,多數中國人都有節儉的習慣。他們常常不舍得將已經發霉的食品扔掉,而是將這些食品加熱后食用。其實,發霉的食品中含有大量的黃曲霉素,即便將這些食品加熱也無法去除其中的黃曲霉素。人們常吃這樣的食品,極易患肝癌等癌癥。
3.少吃熏制、腌制、烤制、油炸和過熱的食品
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認為,中國人極愛吃熏制、腌制、烤制、油炸和過熱的食品,這是導致中國的胃病、食管癌的發病率高居世界第一的主要原因。這類食品主要包括熏魚、烤肉、臘肉、咸菜和火鍋等。
4.吃新鮮的果蔬前要將其清洗干凈
調查發現,中國是世界上農藥使用最大的國家。而一部分中國人的衛生習慣并不好,他們常常不仔細清洗新鮮的果蔬就直接食用,這樣很容易導致果蔬上的農藥進入其體內,從而誘發腸癌、肝癌和腦部腫瘤等癌癥。
5.不酗酒、不吸煙
調查發現,中國白酒和煙草的消耗量都居世界第一位。而酗酒和吸煙是誘發胃癌、肝癌、胰腺癌、肺癌、腸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等多種癌癥的主要原因。據統計,在我國的癌癥患者中,有35%以上人的癌癥是由酗酒和吸煙引起的。
6.不要長期服用可能致癌的藥物
受某些觀念的影響,很多中國人都有不經醫囑而自行使用藥物的習慣,這就大大降低了他們用藥的安全性,甚至因用藥不當而致癌。據調查資料顯示,中國每年至少有20萬人因用藥不當而致癌。可致癌的藥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氨基比林、氯霉素、土霉素、利血平、硫唑嘌呤、環磷酰胺、乙烯雌酚、苯巴比妥、異煙肼等西藥以及花椒、藿香、款冬花、石菖蒲、砒石;雄黃等中藥。
7.不要使用有毒的塑料袋
據調查資料顯示,中國是有毒塑料袋使用率較高的國家之一。人們長期使用有毒的塑料袋(尤其是用有毒的塑料袋盛裝食品),容易患肝癌、腸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癌癥。鑒別塑料袋有無毒性的方法是:用火將塑料袋點燃,易燃燒的為無毒塑料袋,不易燃燒的為有毒塑料袋。
8.每天曬太陽不宜超過40分鐘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發現,很多中國居民——尤其是老年人都有長時間曬太陽的習慣。而且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涂抹防曬霜。這是導致中國皮膚癌發病率較高的主要原因。為此,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提醒廣大中國居民,每天曬太陽的時間不宜超過40分鐘,而且要養成涂抹防曬霜的習慣。
9.不要熬夜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發現,隨著電視、電腦的普及和娛樂場所的增加以及工作壓力的增大,每天熬夜(即在凌晨1點以后才睡覺)的中國人越來越多。而早在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將熬夜列為容易誘發癌癥的因素之一。這是因為熬夜會導致人體內褪黑色素(一種能夠抑制腫瘤生長的激素)的含量減少,并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從而使人易患癌癥。
早期診斷
癌癥發生的十大信號
1.在乳腺、皮膚、舌部或身體任何部位出現可觸及的腫塊或不消的腫塊
2.身體上的疣或黑痣發生變化,如顏色加深、增大、瘙癢、潰瘍等情況
3.持續性消化不良
4.吞咽食物時有哽咽感、疼痛、胸骨悶脹不適、食管內有異物感
5.耳鳴、聽力減退、鼻塞、頭痛、抽吸咳出鼻炎分泌物帶血
6.月經期不正常的大出血、月經期外或絕經后不規則的陰道出血
7.持續性聲音嘶啞、干咳或咳中帶血
8.原因不明的大便帶血及粘液或腹瀉、便秘交替或原因不明的尿血
9.身體出現久治不愈的傷口或潰瘍
10.長時間內,出現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情況
醫生確診腫瘤依據
早期治療
腫瘤治療的幾種類型
1.外科切除是最早應用的治療癌癥的方法,也是目前許多早期癌癥治療的首選療法。
2.化學治療利用化學藥物阻止癌細胞的增殖、浸潤、轉移,直至最終殺滅癌細胞的一種治療的方式。
3.放射治療隨著放療作用越來越大,癌癥治愈患者中的近一半歸功于放療。
4.靶向治療靶向治療會有針對性的殺死癌細胞,精準而且溫和,不會波及正常細胞,副作用較小。
5.中醫藥治療以中醫整體辯證理論為基礎,是一種抗癌、保命與治本相結合和治療方法。
6.免疫療法繼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后腫瘤治療領域的一場革新。
來源: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南方快報、小大夫漫畫、每日醫學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