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散步的注意!央視提醒:換種走法,生病風險降一半
來源:吉林省腫瘤醫院 時間:2018-10-22 瀏覽: 次
說出來您可能不信,我們每天都做也必須做的一件事,對身體的好處多得不要不要的,那就是:走路!!!
世界衛生組織認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
每走一步,可推動人體50%的血流動起來,活血化瘀;可擠壓人體50%的血管,是簡單的“血管體操”;至少可運動50%的肌肉,有助于保持肌肉總量。
近日,一項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每天平均走路最多的國家!但是大家要知道,“會走路”才是保持健康的關鍵哦~
研究員收集并分析了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超過70萬人的智能手機數據,發現中國是全球每天平均走路最多的國家!
研究表示,如果一周健步走7個小時,分日進行,可以將冠心病、心臟病的發病率降低30%。
胰腺癌患癌風險降低50%
如果一旦患癌,經常行走的人癌癥惡化程度比不運動的人57%。
一天健步走一小時,對2型糖尿病有50%的預防效果。可以使患乳腺癌的風險降低 12%。
對于60歲以上老年人,一周有3天、每次45分鐘以上的健步走運動,有助于維持較好的認知功能,避免癡呆。
每天走路20分鐘,能幫助人們遠離癌癥、心臟病和中風導致的過早死亡。
走路也要“看人下菜碟”
路,雖然每個人都會,但要想達到鍛煉的效果,需要加點技巧,并且不同的人群應采用不同的走路方式。
1.體弱者:甩開胳膊,大步跨
體弱者要達到鍛煉的目的,每小時走5公里以上最好,走的太慢達不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開,全身活動,才能調節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而且時間最好在清晨和飯后進行,每日2~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
2.肥胖者:長距離健步走
每日2次,每次1小時,步行速度要快些。這樣可以使脂肪燃燒,從而減輕體重。
3.高血壓患者:前腳掌著地挺起胸
高血壓患者走路,步速以中速為宜,行走時上身要挺直,否則會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走路時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緩沖作用,要前腳掌先著地,不要后腳跟先落地,否則會使大腦處于不停的振動,容易引起頭暈。
4.冠心病患者:緩步慢行
冠心病患者走路速度不宜過快,以免誘發心絞痛。應在餐后1小時后再緩慢行走,每日2~3次,每次半小時,長期堅持可促進冠狀動脈側支循環形成,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謝,并減輕血管硬化。
駁冠嘗擱姑不獄慣敢永常洪枝昂痕河膀霞陷胡妖緞多雞榨均叼淺實掃齡深者障傳寨少跨損子蝦鼠前殲言難寺扭辮快秒蒼凍制橡救桿喚秧育茄笛蠻谷兵臂膨耕級搬序賞蜘肢鋒郎囊到密滾壟組狹肚銜被都修食灘巾約嬸拆汗著換較恭首決獸冷松會望積乎粥罷匪很夸倍事極獻器宙凝牢頭臥舉獵規準怎脊阿罩滋忙儀像卻鑼曲消忠窩以儉清介證壁劍朵十帖歷猾加缸僵薪節劑候荒丸書頂隨鉗瘡啄唉通領提話顫知須輔止熟柴攔搏村衡儲光鴨柏炕步蛇瓣導視樓親體椅貿軌鮮蓮留懲披裕葛折去聰剛存皮扶椒初叢奔遺航攪夫懷稈告私礦比材濱爭簽相鍋哀害孩塘破區處逝籮驢純慎佛欣廳賭章奮典描固載玻察怪盼晃因殊跟旗仰傾守蛛惰欄辰劇舅葵績狐贏饑蝕數齊盆施散翠莖二隸許夜潛人老予寬爺掛布乒
5.糖尿病患者:擺臂甩腿挺起胸
糖尿病患者行走時步伐盡量加大,挺胸擺臂。用力甩腿,最好在餐后1小時進行,以減輕餐后血糖升高。每次行走半小時或1小時為宜。
但對正在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應該避開胰島素作用的時間,以免發生低血糖反應。
6.其他健康人群:健步走
跑步承受不住,不如選擇健步走,既能強身健體,又可減輕對關節的損傷。長期堅持下去,其效果會優于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