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從寒起 寒露節氣一定要這樣做
來源:吉林省腫瘤醫院 時間:2018-10-09 瀏覽: 次
寒露節氣后,氣溫逐漸降低,雨水相比夏季也減少了不少,空氣相對濕度隨之降低,人體養生也要順應季節變化,那寒露節氣養生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1、飲食應滋陰潤燥
自古秋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屬金,故肺氣與金秋之氣相應,“金秋之時,燥氣當令”,此時燥邪之氣易侵犯人體而耗傷肺之陰精,如果調養不當,人體會出現咽干、鼻燥、皮膚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癥狀。所以暮秋時節的飲食調養應以滋陰潤燥(肺)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潤燥。”此時,應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潤食物,注意補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水柿、提子等水果,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
2、預防血栓
除此之外,秋季涼爽之時,人們的起居時間也應作相應的調整。我在多年的臨床診療中發現,每到氣候變冷,患腦血栓的病人就會增加,分析原因和天氣變冷、人們的睡眠時間增多有關,因為人在睡眠時,血流速度減慢,易于形成血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明確指出:“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為避免血栓的形成,應早睡早起,多做一些舒筋活絡的舒展操。
3、注意補水潤膚
空氣干燥,皮膚容易干燥起皮,要注意補水保濕,相比夏季注意選用滋潤型的護膚品,洗澡水不要太燙,不要過度清潔,盡量不要用香皂洗臉,去角質產品盡量少用或不用。
4、注意預防感冒
寒露以后,隨著氣溫的不斷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氣溫下降和空氣干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強。此時很多疾病的發生會危及老年人的健康,中風、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復發、哮喘病復發、肺炎等疾病,尤其老年人要注意預防感冒,注意休息和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