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防治知識
來源:吉林省腫瘤醫院 時間:2018-09-26 瀏覽: 次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1/3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1/3的患者可以治愈,還有1/3的患者可以通過治療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命。事實上,隨著醫藥科技的進步,通過規范化綜合治療,乳腺癌的死亡率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引發乳腺癌的危險因素
(1) 性別:男性和女性均可發生,男性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比例1%。
(2) 年齡:乳腺癌的發病率與死亡率的危險性隨年齡的增大而增加
(3) 家族史:流行病學調查發現,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有一位近親患乳腺癌,則患病的危險性增加1.5~3倍;如有兩位近親患乳腺癌,則患病率將增加7倍。發病的年齡越輕,親屬中患乳腺癌的危險越大。 乳腺癌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
(4) 易感基因:BRCA1/BRCA2基因、P53腫瘤抑制基因、第10號染色體缺失的磷酸酶及張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是迄今為止研究較為確切的與乳腺癌發生有密切關系的易感基因。
(5) 相關病史:乳腺良性疾病史、乳腺癌病史、卵巢癌、子宮內膜癌
(6) 月經與生殖相關因素:初潮年齡小,絕經年齡遲,初產年齡大,未哺乳、未婚,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夜班工作與乳腺癌發病有關,由于夜班工作與褪黑素水平低有直接關系,推測褪黑素可能與乳腺癌發病危險有關。
(7) 某些環境因素與乳腺癌的發生有弱相關性:電離輻射、某些職業(藥廠工人等)、氯化物、低頻電磁場。
(8) 生活方式:高脂飲食,植物雌激素對乳腺癌發生具有保護作用,吸煙不確定,飲酒有弱相關性,體型與乳腺癌的相關性尚無公認的結論,乳腺X線形態類型與乳腺癌的危險性有相關,致密性乳腺患癌的危險性較高。
乳腺癌的預防
第一階梯預防: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調整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體重控制,體育鍛煉,順應自然健康的生理過程;
慎用雌激素:絕經期激素治療在改善婦女更年期癥狀意義是肯定的,但對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瘤、高血壓、糖尿病及血脂異常等疾病的患者,尤其有乳腺癌家族史者應慎用。
生殖干預:不結婚、生育晚與不哺乳是罹患乳腺癌的三大高危因素。
母乳喂養可助乳母防癌: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對孩子母乳喂養的時間長短是影響婦女患乳腺癌發病幾率的重要因素,甚至超過了遺傳因素。這項研究發現,婦女如果對自己的每個孩子母乳喂養超過六個月以上,就可以降低患乳腺癌幾率5%,即使她們有乳腺癌的家族病史。專家們說,這項發現有助于解釋上個世紀發達國家乳腺癌發病率大幅上升的現象。
乳腺癌二級預防
乳房自我檢查:月經10天左右;固定在每月的一天
乳腺癌三級預防:普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超聲:各年齡女性均適用,尤其年輕女性和乳腺致密型女性。
X線攝片:適合較大年齡女性或乳腺致密度較低的女性。
MRI:高危人群,可篩查微小腫物。
乳腺癌最新治療策略
乳腺癌病人的自身調節
第一步,樹立信心
對于乳腺癌的女性患者來言,自身的調節非常重要,如果自暴自棄的話,那是誰也無能為力了;
乳腺癌是癌癥中治療效果最好的癌癥之一,絕大多數病人可長期生存;
乳腺癌患者本人應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
第二步,面對現實,配合治療
一經明確診斷,就應積極配合醫生,完成各種治療計劃,從而提高療效。
千萬不要增加精神負擔,甚至精神崩潰,這樣只會加重病情,影響療效,不利于疾病預后。
患者對于治療帶來的不良反應和并發癥應有一定思想準備,盡可能配合醫生,使整個治療計劃得以順利完成,為戰勝疾病創造良好條件。
第三步,生活規律,營養合理
患者在治療后經過一段時期的休養和隨訪后,可重返工作崗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在家療養期間,要以樂觀的精神去戰勝疾病,將每日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每月按時作乳腺自我檢查。
生活要有規律,按時起居,配合適當的戶外活動及鍛煉,如保健操、太極拳等,以及必要的文娛活動。
要合理飲食,加強營養,少吃肥肉和脂肪。多吃蔬菜和水果,戒除煙酒。
第四步,定期隨訪,掌握病情
乳腺癌患者經過治療后應該終生進行定期隨訪。
定期隨訪有助于了解病情有無進展,及早發現復發或轉移病灶,以便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改善消極情緒和心理是戰勝疾病的必要條件。
請相信,消極的心理只會使我們的病情惡化,積極的心理才有助于病情的治療,利于疾病的康復。
樂觀、開朗有利于調動人體的免疫功能,對康復有益。
如果接受了乳腺癌根治術,佩戴合適的義乳。
放、化療導致脫發時,選擇合適的假發、頭巾或帽子,買了假發可以帶著去美發店按照自己的臉形修剪一下假發,會更加漂亮并適合您的臉型。
適當化妝,增強自信。